淺析企業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
        作者:艾索  日期:2010-08-17  [關閉]

          時至今日,“信息”作為一種商業資產,其所擁有的價值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毋庸置疑,重要性也是與日俱增。信息安全,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的ISO27000中的概念,需要保證信息的“保密性”、“完整性”和“可用性”。通俗地講,就是要保護信息免受來自各方面的威脅,從而確保一個企業或機構可持續發展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企業面臨的問題

          企業對于信息系統依賴性不斷增長,以及在信息系統上運作業務的風險,使得信息安全越來越得到重視。

          然而事實上,目前企業所面對的信息安全狀況愈加復雜。病毒木馬、非法入侵、數據泄密、服務癱瘓、漏洞攻擊等安全事件時有發生。從便攜設備到可移動存儲,再到智能手機、PDA,以及無線網絡等,安全問題出現的途徑也是千奇百怪。每一項新技術,每一類新產品的推廣伴隨著新的問題。企業在面臨著日趨復雜的威脅的同時,遭受的攻擊次數也日益增多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正因為如此,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(ISO/IEC27000)的出現成為歷史必要,該標準經過十多年的發展,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規范的體系。對企業而言,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,是一個非常系統的過程,從資產評估、風險分析、引入控制到后期的改進,呈現出一個非常邏輯的架構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通過對大型企業CIO的調查顯示,他們普遍面對的問題是,“我們很清楚的知道內部的安全風險問題,可是我們不知道怎么去識別并規避風險。因此我們迫切希望引入信息安全管理體系,甚至于去獲得認證。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  可以說,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健全,目的就是降低信息風險對經營帶來的危害,并將其投資和商業利益最大化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

          2005年改版后的ISO/IEC 27001共有133個控制點,39個控制措施,11個控制域。其中11個控制域包括:

          1)安全策略
           2)信息安全的組織
           3)資產管理
           4)人力資源安全
           5)物理和環境安全
           6)通信和操作管理
           7)訪問控制
           8)系統采集、開發和維護
           9)信息安全事故管理
           10)業務連續性管理
           11)符合性

         

          可見,信息安全不僅僅是個技術問題,而是管理、章程、制度和技術手段以及各種系統的結合。實現信息安全不僅需要采用技術措施,還需要借助于技術以外的其它手段,如規范安全標準和進行信息安全管理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因此,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,就該找那種理解需求、真正能幫助解決問題的,只有那種有著多年的咨詢和項目經驗、豐富的服務和產品的公司,才夠格成為可信任的伙伴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普通的顧問公司,常常就是提供咨詢、解決方案,折騰一通后,再推薦一些產品。而產品的實際效能如何,是否能有效解決問題,顧問公司并不清楚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而廠商,總是會推銷一大堆產品給企業,而這些產品是否真的符合企業實際要求,成為各方爭論的焦點。這些產品之間,或者會有功能重疊,又或者會有沖突和兼容性問題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解決方案

          如今,一些廠商整合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,提供客戶咨詢、運營、服務和產品等,幫助客戶成功,如國內的冰峰網絡。國內的安全廠商通過更加務實的態度,以“保障關鍵應用、提升IT價值”為理念,切實地理解客戶的需求,有效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。

          參照ISO/IEC 27001,總結出了完整的信息安全模型。依據模型,企業可以得到一個細致的流程,再也不用摸黑走路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通過咨詢,為客戶提供高端的信息安全咨詢與評估服務,識別出信息資產以及存在的風險,找出所存在的問題和深層次的需求,以便明確后續應采取什么行動去解決問題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采用產品,記者了解到冰峰網絡能提供全系列的產品,能保護企業的任意區域,如移動用戶、遠程分支、內部網絡、很難管理的桌面和服務器、個人的行為狀況等。具有完善的功能模塊,有防火墻、VPN、IPS/IDS、內容過濾、網絡行為管理等。利用這些功能模塊,企業能全局有效地管理安全,并跨系統、平臺和區域實施一致的策略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委托運營,針對一些自我管理和技術能力不強的企業,委托運營是其最佳選擇。企業不再被具體的細節拖入泥沼中,只需提出問題和希望的結果,所有的中間過程都由委托承擔者完成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后續服務,安全管理的實現肯定是個長期的過程,那種完成項目就開溜的做法,對企業來說是種災難。只有通過后續的服務,不斷地改進,不斷地發現新問題,才能推動目標不斷地前進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總之,我們欣喜的看到,國內的安全廠商通過積極努力,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,可增強企業主動管理其信息安全的能力,降低企業信息所面臨的風險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結語

         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并獲得認證,能提高企業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,將企業的安全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,減少因安全時間帶來的破壞和損失。更重要的,是可以保證企業業務的持續性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另一方面,合作在如今的商業社會是非常普遍。如果企業能向客戶及利益相關方展示對信息安全的承諾,不但能增強合作伙伴、投資方的信心,也可以向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證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符合,并能得到國際上的認可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選擇一款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產品,才是選擇真正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。

        上一篇:
        我國啟動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可工作
        下一篇:
        ISMS有效性測量淺析